目前分類:╠親子教育好文章 (23)
- Apr 12 Fri 2019 01:53
高雄三民區、苓雅區公幼地圖
- Mar 01 Sun 2015 22:54
【書單】二寶要來了,給大寶看的書/推薦給3~4歲幼兒的好書
- Oct 03 Thu 2013 04:45
【育兒】高雄剃胎毛、小小孩剪髮的理髮院
☆美順理髮店☆
電話:07-333-0672
地址:高雄市前鎮區復興三路180號
備註:只有老闆娘會剪,也超有經驗。可以剃胎毛,建議趁小小孩睡著時帶去,老闆娘會請媽媽抱著小孩剪,我帶ENZO去剪兩次,剪完都還沒吵醒他。
- Aug 19 Mon 2013 01:29
【轉錄】「家有二歲兒,貓狗都嫌。」一歲五個月的幼兒管教法
- Nov 17 Sat 2012 03:32
【育兒】高雄區全職媽咪好去處、親子餐廳 2013/9/6更新
- Sep 25 Tue 2012 10:30
【好文】 負面想法,對孩子傷害更大
- Jul 21 Sat 2012 00:34
【轉錄】透過遊戲,培養注意集中力
- Jul 11 Wed 2012 16:12
【轉貼】不要問畫畫中的孩子「你在畫什麼?」
- Jun 06 Wed 2012 13:52
【轉錄】與孩子更親密的10個小遊戲
- May 11 Fri 2012 23:36
【轉錄】我怎麼沒想到呢?幼幼班的15個好點子
http://www.niusnews.com/index.php/main/view/647
上次的「我怎麼沒想到呢?輕鬆生活20招!」大家都在家嘗試了嗎?這回推出幼幼班的生活好點子,照顧一下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們!雖說是幼幼班等級,不過有些東西真的好可愛,童心未泯的大孩子們也可以一起試試唷!
- Apr 15 Sun 2012 19:15
【育兒】12個寵壞孩子的方法
- Mar 01 Thu 2012 22:14
【轉錄】2012年,育兒津貼總整理
中央政府友善婚育各項措施
結婚生子
- Feb 16 Thu 2012 11:28
【育兒】未建立正確人我界線的後遺症:欺負與被欺負(轉錄)
抄自echo~~
今天早上在墙上看到朋友的帖文,说她坚持那未满四岁的孩子跟同学分享玩具,孩子不肯,最后在她坚持下,孩子无奈分享了玩具,却打了那个小孩。
我私下问她:你有心爱的包包吗?如果有,你的父母要你借那隔壁的阿香一天可以吗?你不确定阿香会怎样对待你的包包,也不确定她是否会还你,你会借吗?
- Jan 30 Mon 2012 01:36
【轉錄】不變,是幼兒的成長需要
- Jan 29 Sun 2012 01:42
【轉錄】洪蘭:學習與不喜歡的人相處
- Jan 29 Sun 2012 01:40
【轉錄】洪蘭:我在成長中逐漸明白的一件事

生命是一個周期,人生是一代養一代,一代償一代,既然孩子聽不進去,只有放手讓他去闖,但是告訴他:受傷了回家來,媽幫你療傷;爸幫你再出發。
這次基測的作文題目「我在成長中逐漸明白的一件事」,出得很好,只是不知年輕的孩子能不能真正體會這個題目的涵意。人生有很多的事是「逐漸明白」,只是為時已晚。或許這就是成長的代價。
- Jan 18 Wed 2012 12:21
【轉載】「十大母乳迷思」:勿讓母乳迷思成為哺乳殺手
哺餵母乳,原本應是人類的本能、一種愉快的經驗,然而若干積非成是的「母乳迷思」容易誤導母親,使她們逐漸減少哺餵、甚至完全斷奶,儼然是今日的母乳殺手。目前社會大眾對於母乳存有哪些迷思?國民健康局與台灣母乳協會透過一項「母乳迷思大調查」指出,包括「六個月後就沒有營養」、「母奶寶寶難帶、黏媽媽不獨立」、「喝母奶的寶寶容易餓,不能一覺到天亮」等迷思都是今日最常見的「母乳殺手」。
在國民健康局與台灣母乳協會所公佈的母乳迷思大調查中,有75.7%的受訪者表示,最常聽聞「母奶六個月後就沒營養」,其次59%為「母奶寶寶很難帶、黏媽媽、難以獨立」,「喝母奶的寶寶容易餓,不能一覺到天亮」位居第三,佔56.4%,排名第四的是「母奶最好擠出來,才知道寶寶喝了多少」(52.6%),第五名則是「多數媽媽無法生產足夠奶水」(50.8%),而第六至第十名分別是:「餵母奶乳房會下垂」、「母奶餵不成還有配方奶」、「只要媽媽生病服藥就不可以餵奶」、「沒有脹奶就是沒有奶水」、以及「 餵母奶會很累很痛又麻煩」。諸多母乳迷思需要加以破除,而任教於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系的台灣母乳協會理事長陳怡君,幫大家釐清這些觀念。
- Jan 17 Tue 2012 12:47
【轉錄】【育兒】讓寶寶好帶的17個秘訣!!
【轉錄】網路文章
我在美國生了兩個孩子,生育前後都有培訓班,家庭醫生每次洗腦讓我受益匪淺,我的兩個寶寶在嬰兒時期乖巧得好像家裡沒有小嬰兒,我甚至疑心她們會不會哭?如今外婆常拿這句傻話笑我。回國後看到朋友或鄰居們被小祖宗折磨得精疲力竭,想著將媽媽經寫下來,或許可以幫到被小祖宗弄得手忙腳亂、身心疲憊的年輕爸爸媽媽。再次感
謝南加州著名的兒科醫生JANE GU,這幾年在她的指導下學到很多一輩子都受益的育兒寶典。
- Jan 13 Fri 2012 00:35
【高雄】102年 媽媽教室相關訊息
- Jan 12 Thu 2012 15:30
【轉錄】不要捉弄孩子—作者:尹建莉 (節選自《好媽媽勝過好老師》)
不要捉弄孩子—作者:尹建莉 (節選自《好媽媽勝過好老師》)
捉弄孩子,是成人居高臨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,故意讓孩子犯錯誤、哭泣和害怕。它的目的是逗大人高興,給孩子帶來的卻是羞辱、擔憂和失落。
成人覺得捉弄孩子很好玩,以為不過是逗孩子著急一下,哭一鼻子,一笑就沒事了;其實這些行為都會給孩子心理上造成傷害。它對孩子來說毫無趣味,只會讓孩子有不安和不被尊重的感覺,損傷孩子的自尊心,增加孩子的社交恐懼和對他人的不信任。所以凡遇到這類事情,家長要禮貌而堅決地制止。這不是小事,事關孩子的事情沒小事,在大人眼裡是小事,對於孩子來說卻是大事。
教育家陳鶴琴先生就堅決反對捉弄孩子,他認為和孩子玩也是德行教育,經常被捉弄的孩子會出現品德方面的缺陷。例如大人經常用欺騙孩子的方法,弄得孩子著急,博得成人哈哈一笑,孩子就會慢慢養成不信任他人和說謊的毛病。